看新闻 2017可负担房屋可持续发展对话会 , 郑金龙献龙策 可负担房屋可说是现金最热门的房屋话题之一,而这一话题其实也恰恰反映出我国目前的经济困境。所谓的高收入国可能也只有那不到10%的国人达到。其余的90%国人还在苦追寻自己的可负担房屋。 由Cagamas Holdings(大马再抵押机构)举办的“可负担房屋可持续发展对话会”邀请了大马购屋者协会名誉总秘书郑金龙、Bank Negara 副裁兼Cagamas主席Shaik Abdul Rasheed bin Abdul Ghaffour 、Cagamas独立非执行董事 Nik MohdHasyudeenYusoff、The World Bank 风险管理实践经理. Abhas等为主讲者。 郑金龙在大会上提出了多项措施助中产阶层拥屋的建议,当中包括允许中产阶层参与政府为低收入群推出的先租后买(Rent-To-Own)计划,以及可以考虑由KWSP提供贷款给会员购屋。 郑金龙解释,可负担房屋被归类为迎合中产阶层的房屋,家庭月收入介于RM3,000至RM10,000;房屋面积与价格至少800平方呎3房及RM150,000至RM30,000,黄金地段屋价则可高达RM350,000。 因此,他建议政府可允许中产阶层通过先租后买计划申请可负担房屋,相信此举可有效协助中收入一群实现购屋梦。 此外,他也觉得KWSP可考虑提供贷款给会员购屋,后者需支付利息,配合终生储蓄保险作担保,无论是失业、严重疾病或死亡,保险都将代为缴付欠款。 郑金龙也建议可通过固定发展商赚幅,如介于15至25%,以控制可负担房屋的售价,让更多人居者有其屋。 他补充,政府可以控制佳节物价的方式来控制屋价。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沙石等皆设有顶价,律师费及印花税价格也受到控制,政府只需决定发展商的赚幅,就可控制可负担房屋价格。 另外,为确保控制房屋价格之余也不降低质量,他提议政府可为兴建可负担房屋的发展商提供奖掖,如从可负担房屋赚取的70%盈利可免税。他认为减轻发展商成本将有助稳定屋价。 他也谈到发电输送等基础设施以前是由国家电能局负责,但目前这些基础设施全部都有发展商承担,这只会加重发展商成本负担,最终转嫁消费者。 Shaik Abdul Rasheed bin Abdul Ghaffour指出,可负担房屋依然短缺,到了2020年可能缺乏一百万间。他也说Bank Negara非常鼓励私人发展商转向提供可负担房屋,至今的批准率为74%,其中超过60%为RM500,000的房屋。 他也希望中央或州政府适情况的适当切入,从而透过有效公共政策建立更强的社区连结。而且公私各方联合努力,包括更有创意的融资模式,如一些国家的公私界的合伙方式已取代目前的金融与供应公共房屋计划。 他也比喻说出怎样才算一间属于自己的可负担房屋,那就是房屋的价格必须低于家庭年收入中值的3倍,但我国自10年前起,该比例不但没有没有低于家庭年收入,反而是已多年保持在4倍以上,部分地区甚至高达10倍。 Cagamas Holdings 独立非执行董事 Nik MohdHasyudeenYusoff指出目前房屋课题已成为政府最大挑战:大马购屋者协会(HBA)建议,政府可通过成立“可负担房屋专案小组”来解决相关课题。当中挑战包括如何增加可负担房屋数量、降低整体建筑成本及加强政策和监管理框架,以促进房产市场的可持续性及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