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 不愿再做房价“冠军”,香港痛下空置税 前阵子香港特区政府正研究征收房屋空置税,目前终于有突破性的发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宣布6项房屋政策新措施,其中包括针对空置一年或以上的一手住宅额外收税,以增加房屋供应。 特区政府将建议修订相关法例,向空置的一手私人住宅征收空置税。(当地称“额外差饷”)。 特区政府这项修订建议,将要求获发占用许可证达12个月或以上的一手私人住宅的业主(主要为发展商)每年向政府申报住宅使用情况。如果这些单位在12个月内有超过6个月并未作居住或出租用途,便被视为空置单位,有关业主须缴付空置税。 除了征收“额外差饷之外,其它房屋政策新措施还包括:修订居屋等“资助出售单位”(即受政府资助兴建的住宅)的定价机制,使之对中低收入家庭而言更可负担;将一个地产开发项目改作“港人首次置业”先导项目,用于协助“夹心层”家庭置业;将9块原本计划用于私营房屋的土地改作兴建公营房屋;成立专责小组协助民间推行过渡性房屋项目;修改住宅预售制度,增加市场透明度。 中国或步后尘? 对于空置税 外界推测税额约5%,希望透过征税的压力,让发展商可以释出手上空屋,间接增加房屋供应量压低房价。 根据资料,香港目前整体空置率大约4%,但空置的一手住宅几乎占到每年新增住宅的一半。香港运输及房屋局此前评估,全港空置一手住宅大约为9000间,而香港划定的每年新增住宅供应目标仅为18,000间。 政府此次推出一手房空置税,主要是打击捂盘惜售、间接推高房价的发展商。而一手还是二手买家则不受影响。 香港此举或许是个“市场测试”,往后可能会延续至二手屋市场。另一值得关注的是,邻近的中国大陆未来是否也“有样学样”以控制当地屋价增长将是大家所关注的课题。 看多点: 差饷:是一种源于英国的香港稅款项目,主要是按徵稅地的房产价值或租值抽取一个比例的款项作为政府收入一部分。现代,是香港政府向香港境內产业主徵收的一种间接稅。除差饷外,部份香港物业須另外向政府缴纳地租。 捂盘惜售:在房地产买卖的操作中,发展商常用的抬高房价赚取利润的手段就是捂盘销售,意思为把手中较好的房子留着不卖,等有了一个相对较高的价位之后再出售,以赚取更多利润。